今年以來,安徽天長市廣陵街道通過整體規劃和建設小區管理用房,建立集黨性教育、社區治理和紅色物業展示為一體的“紅色驛站”,打造黨員身邊的黨性“加油站”、群眾家門口的為民“服務站”,進一步激發基層黨建新活力,增強社區黨員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黨員身邊的黨性教育“加油站”
“請將握拳的右手舉起過肩,跟我宣誓……對黨忠誠,積極工作,為共產主義奮斗終身,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永不叛黨!”
近日,新建成的天長市廣陵街道“紅色驛站”內傳出了鏗鏘有力的宣誓聲。“中國好人”李宏祥、“安徽省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洪劉等先進典型代表舉起右手,在鮮紅的黨旗下莊嚴宣誓。隨后,大家集體參觀了入黨誓詞展示館,學習了入黨宣誓領誓人工作制度,街道黨工委為遴選出的首批12名入黨宣誓領誓人頒發了聘任證書。
入黨誓詞,是黨員對黨和人民作出的莊嚴承諾。隨著黨史學習教育深入開展,廣陵街道“紅色驛站”便成為各單位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和黨性教育的“打卡地”。
驛站內的誓詞展示廳以可互動的文字、圖片和視頻形式,全面細致地介紹了紅軍時期、抗日戰爭時期、解放戰爭時期、建國初期和“十二大”以后五個階段中國共產黨入黨誓詞的沿革,讓參加入黨宣誓的新黨員和重溫入黨誓詞的老黨員耳目一新。一聲聲鏗鏘誓言,將初心和使命刻在心中,落實在行動上,重鑄了對黨無限忠誠的決心。
社區居民身邊的為民“服務站”
“這個社區治理展示廳,全面展示了我們服務群眾的范圍、內容和成效。群眾有了獲得感,我們有了成就感,往后服務群眾的勁頭就更足啦!”在位于天長市炳輝中路的易居天福小區,街道“紅色驛站”所在地社區干部陶玉池不禁感慨道。
2020年,天長市委、市政府對街道實行了“減負賦權”,取消了招商、稅收等任務。為進一步適應街道體制改革,充分發揮“紅色網格”治理的優勢,廣陵街道一心一意地抓基層治理和服務,通過選優配強黨建團隊、規范工作機制、做優做實服務,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實現了黨群深度交流融合,讓轄區居民有了更多的幸福感獲得感,推動了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服務精細化、精準化。
“我們能在這里排練黃梅戲節目,真是太好啦!這里不僅寬敞明亮,關鍵是大家可以風雨無阻!”在談及該街道“紅色驛站”將開發企業提供的住宅樓一樓全部改造成居民活動中心時,今年57歲的二鳳社區黃梅劇社隊長賈春梅贊不絕口。
為鼓勵基層探索社區治理新思路,著力打造縱橫到邊、覆蓋全面的“紅色網格”,該街道把原有的城管、衛健、信訪、綜治等各類工作的網格進行整合,并按照350戶左右為一個網格的標準,劃分為84個網格;成立小區黨支部,挑選合適的黨員擔任網格長和網格員,承擔聯系群眾、摸排需求、傳達政策、提供服務的責任。該街道主動梳理出四類服務清單,近20種服務內容,讓覆蓋全面的“紅色網格”發揮核心引領作用,逐步實現“黨建引領核心化、資源利用最大化、管理服務精細化、城市治理科學化”的社區治理目標。
小區黨員學習議事的“工作站”
“今天的學習讓我們受益匪淺,更加堅定了我們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的信念!”5月18日下午,廣陵街道黨工委在“紅色驛站”內組織開展黨史學習讀書班,來自天寶社區的黨總支副書記陶學梅信心滿滿地表示,將扎實開展好“我為群眾辦實事”主題實踐活動,引領機關和企事業單位的黨員,在小區治理過程中亮身份、當先鋒、做表率。
小區里面的黨建教育資源相對稀缺,很難在八小時外開展學習培訓。為進一步完善小區黨支部組織體系,增強其服務功能,讓在小區在職黨員有歸屬感,今年以來,廣陵街道積極發揮“紅色驛站”的教育和服務功能,通過提供學習培訓、志愿服務、法律援助等,引導和組織小區在職黨員發揮先鋒模范作用,構筑共建共享的黨建高地。
“街道‘紅色驛站’建好后,我們可以在工作之余,配合小區黨支部開展學習、培訓和議事等活動,有效破解小區管理難題,確保小區黨建工作不落空。”居住在易居天福小區的老黨員董學昌加了“紅色驛站”組織的“初心故事會”。這種有利于豐富小區黨員組織生活的活動,令他對黨組織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倍感驕傲。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天長市創新開展“在職黨員進小區、物業監督進小區、綜合執法進小區、兜底服務進小區”,填補了城市基層黨建空白,提升了基層社區治理水平。
一堂堂精彩、生動的主題黨課,講述了鮮為人知的動人故事;一場場為民、惠民的議事活動,回應了社區居民的急難愁盼。如今,融學習、活動、議事、服務為一體的“紅色驛站”正源源不斷輸出新活力,一大批群眾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在基層解決,群眾的參與感、獲得感、幸福感不斷提升。(劉世軍 劉長榮)
上一篇:我市收看收聽滁州市委全面依法治市暨平安滁州建設工作電視電話會[ 05-26 ] 下一篇:《安徽先鋒微訊》天長市:開設“三個課堂”,推進黨史學習教育[ 05-28 ]
主辦單位:中共天長市委組織部 承辦:天長市黨員教育中心 皖ICP備0700665號 聯系電話:0550-7770830 郵箱:tcxfw2012@163.com
技術支持:安徽網狐科技皖公網安備 3411810200022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