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立良好社會風氣,是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農村落地生根的必然要求,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近年來,天長市千秋街道各居村通過群眾協商設立村規民約,革除陳規陋習,推動移風易俗,倡樹起文明新風尚。
村規民約為群眾減負。“以前婚喪嫁娶、紅白喜事,攀比風、吃喝風比較盛行,出禮少了又怕沒面子,辦酒席也不敢辦得太簡陋,一年到頭忙著出禮、收禮,讓許多居民不堪重負。”千秋街道永安社區居民高春勤深有感觸地說。幾年前,社區在廣泛征求意見和協商同意的基礎上,將“喪事簡辦、婚事新辦”的內容正式寫進了居民公約,這一做法,及時剎住了紅白喜事大操大辦的風氣。
村規民約促社會和諧。千秋街道戴壩村是遠近聞名的孝親文化村,尊老愛幼、鄰里互助在這里蔚然成風,而這些主要還是得益于村里一直將孝親文化納入村規民約的重要內容。這些年來,村里不僅積極倡導孝老愛親,更是落實到行動上,每年固定評選一批“孝親之家”“好婆婆”“好媳婦”“好妯娌”,不僅公開舉辦表彰大會,還要掛上榮譽門牌,發放榮譽證書,并且還將典型事跡做成了榮譽榜,通過孝親文化欄對外廣泛宣傳。如今在戴壩村,孝老愛親成為了村民們彼此學習、共同追求的時尚,婆媳矛盾、鄰里糾紛越來越少,家庭和睦、鄰里和諧的氛圍越來越濃,村規民約為鄉風文明和鄉村振興注入了新活力。
村規民約助力依法治村。戴壩村結合普法工作,將具體法律法規引入到村規民約內容當中,讓村民知法、懂法、守法,增強法律意識,減少矛盾糾紛。如今在戴壩村,有違反村規民約的,除了觸犯法律由相關部門處理外、其他的都是由村兩委批評教育、出現損壞公物、破壞環境等不良行為的,責令改正或賠償,引導村民自覺遵守、實現自我管理,有效提高村民依法辦事、依法治村的綜合素養。
上一篇:千秋街道永安社區:有序開展核酸檢測[ 04-15 ] 下一篇:千秋街道:愛心人士捐贈17噸蔬菜助力疫情防控[ 04-18 ]
主辦單位:中共天長市委組織部 承辦:天長市黨員教育中心 皖ICP備0700665號 聯系電話:0550-7770830 郵箱:tcxfw2012@163.com
技術支持:安徽網狐科技 皖公網安備 3411810200022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