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天長市科技局堅持黨建引領,把黨支部建設在產業鏈上,聯合高校院所、企事業單位、村(社區)、商會等黨組織,探索出“共建組織、共學理論、共辦活動、共興產業、共惠民生”的“五共”協同機制,推動非公企業黨建高質量發展。
共建組織,筑牢協同作戰“硬堡壘”。天長市科技局緊緊圍繞“黨建引領科技創新發展”的工作思路,出臺了《“產業鏈、創新鏈”黨組織結對共建活動方案》,按照“一產業、一黨委、一書記、多成員”的配備模式,協同其他各支部組建黨建聯盟,共同制定黨建工作目標、部署黨建工作任務、落實黨建工作責任、考核黨建工作成效。已會同3家高校院所、8家企事業單位、6個村(社區)黨支部簽訂3個聯合共建協議。
共學理論,當好科技服務“排頭兵”。緊貼科技創新工作,聯合制定了《天長市“雙鏈共建”政治理論學習任務清單》,每季度定期進行集體學習研討。邀請了滁州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鄭愛龍教授等多位專家到黨建聯盟授課4次,聽眾逾160人。通過學習型黨組織的營造,讓不同領域的黨員在學習中共同進步、互相對標,提升了各黨組織成員的黨性修養、思想理論水平和社會服務意識。
共辦活動,搭建互促共贏“朋友圈”。充分利用校地企黨建聯盟平臺,以黨建引領為紐帶、以互促共贏為目標,采取一次活動一輪值的方式,組團式開展黨建實踐活動。先后前往南京農業大學、滁州學院等高校開展“智匯天長高校行”活動;走進鑫國集團、禾禾米業、牧馬湖集團等企業開展“送政策、解難題”活動;深入永豐鎮民生社區、汊澗鎮汊北村、張營村等村(社區)開展“田間課堂—科技賦能兩強一增”活動。去年9月來,已成功舉辦各類活動11場,打破了校、地、企的溝通壁壘,擴展了“紅色朋友圈”。
共興產業,激活創新發展“源動力”。以促進天長市產業體系建設作為根本任務,通過聯合開展需求調研、技術培訓、成果轉化、項目實施、平臺搭建、企業共辦等覆蓋科技創新全鏈條的工作內容,加強創新鏈黨組織與產業鏈黨組織的深度合作,聚焦痛點堵點問題,將科技資源向產業鏈進行精準“滴灌”。去年來,南農大、滁州學院與我市企業成功實施了產學研合作項目5項、轉化科技成果9項、成立研究生實訓基地1個、帶動企業研發投入1200萬元,助力聯盟單位牧馬湖集團認定為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
共惠民生,繪就溫情有愛“新畫卷”。黨建聯盟以“科技+服務”為宗旨,通過積極盤活各成員支部的社會服務資源,精心打造了“科技特派員服務站”“農民工返鄉創業基地”“科創城黨群服務中心”“便民大食堂”等社會服務陣地,聯合組建黨員先鋒服務隊7支,為廣大農民送技術、為創業人才送經驗、為留守兒童送愛心。目前,累計促進村集體經濟和農民增收200余萬元、解決100多名零散民工和快遞小哥的就餐難題、幫扶慰問留守兒童5名。通過一系列惠民舉措,既提升了黨組織的戰斗力和凝聚力,也展示了黨建聯盟的為民底色。
上一篇:千秋街道安康社區開展“粽”心向黨 濃情溢滿主題活動[ 06-22 ] 下一篇:西湖小學:拓寬學生德育渠道,提升德育質量[ 06-28 ]
主辦單位:中共天長市委組織部 承辦:天長市黨員教育中心 皖ICP備0700665號 聯系電話:0550-7770830 郵箱:tcxfw2012@163.com
技術支持:安徽網狐科技皖公網安備 3411810200022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