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推進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征程中,天長市秦欄鎮積極探索新時代“楓橋經驗”本地化路徑,創新形成“主動作為、摸排前移、閉環回訪、法理融合”四步工作法,將矛盾化解在萌芽、解決在基層。2025年以來,全鎮已化解各類矛盾糾紛122件,調處成功率100%,實現矛盾糾紛的“事心雙解”。
主動作為:力量下沉,疏通治理“末梢神經”
“基層干部不僅要‘等事上門’,更要‘找事上門’。”這是秦欄鎮基層治理的共識。新民村網格員在日常巡查中發現某電子廠存在勞資糾紛隱患,立即聯合工會介入,最終促成企業與員工達成和解協議,避免了群體性事件。
針對農村地區“家丑不外揚”的傳統觀念,秦欄鎮鼓勵群眾積極參與基層治理,主動上報真實矛盾。推出“矛盾線索卡”,由網格員逐戶發放。2025年,官橋社區網格員通過“矛盾線索卡”反映的問題主動發現線索,成功化解一起持續三年的宅基地糾紛,被群眾稱為“家門口的和事佬”。
摸排前移:雙軌并行,織密源頭“防控網”
秦欄鎮在“望聞問切跟保”六步調解法的基礎上,“防治未病”,將矛盾排查關口前移。構建“網格走訪+線上直報”雙軌機制,源頭預防。依托“一村一輔警”走訪、14個村(社區)“警民議事群”及24小時接警,實現“群眾線上點單、干部線下接單”。居民反映“小區有人打架”,民警5分鐘內到場處置,消弭沖突。群內定期發布便民服務,保持聯系,防患未然。2025年,通過走訪、接警現場處置矛盾80余起,通報重點警情6起,源頭化解成效顯著。
近年來,各村(社區)通過設立“扁鵲切脈箱”(匿名意見箱)收集線索,化解土地糾紛10余起,調解成功率達98%。“有問題找社區、找政府,能得到妥善解決。”花園村居民王某說道。
閉環回訪:一站到底,確保案結“事了心寧”
綜治中心對當場化解的矛盾,建立臺賬,做到即時登記。對未徹底化解或存風險矛盾,堅持源頭治理,按風險等級分類管理,實施跟蹤回訪,動態反饋,形成“登記-分類-回訪-反饋”閉環。“通過定期回訪糾紛當事人,了解當前情況,確保問題徹底化解,修復社會關系。”壽昌社區綜治專干表示。
張某與王某的芯片貨款糾紛經法庭調解達成協議,在人大代表協助下當場結清貨款,雙方糾紛化解。“我們不僅要化解矛盾,更要促成和諧。”秦欄法庭庭長介紹,2025年,通過回訪鞏固調解成果的案件達30余起。
法理融合:孝愛潤心,激活善治“新動能”
作為“朱壽昌棄官尋母”故事發源地,秦欄鎮深度融合千年孝文化與現代法治,打造“孝愛調解”品牌。在劉某與儲某輕傷害案中,檢察官以“二十四孝”典故切入,結合《民法典》釋法說理,促成和解,被寫入2025年安徽省檢察機關典型案例。“秦欄解法”不僅有效化解了鄰里糾紛,也深度融入了勞動關系等專業領域的矛盾調處中。在勞動爭議領域,創新“調解+仲裁”銜接機制,處置周期從45天縮至7個工作日。2025年,鎮勞動調解室運用支付令綠色通道,成功化解三起企業欠薪糾紛,涉資超百萬元。“當《孝經》遇上《工傷保險條例》,傳統美德正轉化為治理柔性力量。”鎮勞動仲裁部門負責人說。
從“被動應對”轉向“主動治理”,從“單打獨斗”邁向“多元共治”,秦欄鎮以“四步工作法”為核心,堅持法治為綱、機制為要、文化為魂,用心編織基層平安網,成功推動矛盾化解從“案結事了”向“事心雙解”深刻轉變。
正如秦欄鎮黨委書記所言:“我們的目標,是讓群眾在每一次矛盾化解中,真切感受到法治的溫度、治理的精度、文化的厚度。”未來,秦欄鎮將繼續深化完善,為更高水平的平安安徽、法治安徽貢獻基層智慧與力量。
(秦欄鎮 錢文藝)
上一篇:秦欄鎮開展綜治中心宣傳日活動[ 07-22 ] 下一篇:秦欄鎮:“孝德+法治+安全”三維課堂 點亮兒童暑期[ 08-15 ]
主辦單位:中共天長市委組織部 承辦:天長市黨員教育中心 皖ICP備0700665號 聯系電話:0550-7770830 郵箱:tcxfw2012@163.com
技術支持:安徽網狐科技 皖公網安備 3411810200022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