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民政辦工作人員開展日常走訪工作)
社會救助是托底民生保障、維護社會穩定的重要基礎性制度。近年來,金集鎮黨委、政府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聚焦困難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從精準識別、優化服務、多元協同、動態管理四個維度持續發力,扎實推進社會救助各項工作,全力確保困難群眾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切實傳遞黨委政府的關懷與溫暖。
一、精準識別,確保對象“一個不漏”。組織鎮村干部、基層網格員力量,深入全鎮各行政村和社區,開展全覆蓋、地毯式摸底排查。重點關注低保邊緣家庭、分散供養特困人員、重度殘疾人家庭以及因重大疾病、意外事故等導致基本生活陷入困境的群體。通過入戶走訪、實地察看、鄰里求證和信息比對等多種方式,全面、準確掌握申請家庭的人口結構、經濟來源、財產狀況和實際困難。充分運用社會救助申請家庭經濟狀況核對機制,對相關人員的房產、車輛、社保、金融資產等信息進行跨部門核查,嚴把入口關,全力做到“應保盡保、應救盡救”,從源頭上確保救助的公平、精準。
二、優化服務,推動救助“一次辦好”。大力推行社會救助“一門受理、協同辦理”機制,在鎮便民服務中心設立統一受理窗口,整合低保、特困、臨時救助等多項業務的申請與初審,實現“一窗通辦”、集成服務。針對行動不便的老年人、殘疾人等特殊困難群體,建立主動發現和上門幫辦代辦機制,由村(社區)工作人員提供政策咨詢、材料填報、手續代跑等全程服務,變“人找政策”為“政策上門”。同步公開鎮級社會救助服務熱線,落實專人接聽受理、跟蹤反饋,確保群眾求助渠道暢通、響應及時,以高效、便捷、有溫度的服務提升群眾滿意度。
三、多元協同,實現幫扶“一體聯動”。在嚴格落實各項基本生活救助政策的基礎上,著力構建資源統籌、部門聯動、社會參與的綜合救助格局。加強鎮民政部門與醫保、教育、人社、鄉村振興等辦公室的溝通協作,健全信息共享和會商機制,促進各項政策無縫銜接、形成合力。對因病、因學、因殘等陷入困境的家庭,實施針對性、組合式救助幫扶:協助落實醫療報銷、教育資助、就業扶持等政策;積極鏈接慈善會、愛心企業、社會組織等社會資源,提供物資援助、心理關懷、能力提升等多樣化支持。通過政府救助與慈善救助的有效銜接,不斷拓展救助服務的深度和廣度,提升救助效能。
四、動態管理,促進政策“一直公正”。建立健全社會救助對象定期復核和動態調整機制。通過對在冊救助家庭進行常態化跟蹤回訪、年度復核以及不定期信息比對,及時、準確地掌握其家庭經濟狀況變化。對經核實已不符合條件的對象,按規定程序有序退出,確保公共資源合理分配;對新增的困難對象,則及時啟動救助程序,將其納入相應保障范圍。堅持“陽光救助”,全面公開社會救助政策、標準、程序以及實施情況,自覺接受社會各界和廣大群眾監督,確保社會救助工作全程公平、公正、公開,切實維護社會救助制度的嚴肅性和公信力。
上一篇:金集鎮:“三措并舉”筑牢水域安全防護網[ 08-21 ] 下一篇:村村互動學經驗 比看促改靚家園——金集鎮各村聯合開展人居環…[ 08-21 ]
主辦單位:中共天長市委組織部 承辦:天長市黨員教育中心 皖ICP備0700665號 聯系電話:0550-7770830 郵箱:tcxfw2012@163.com
技術支持:安徽網狐科技 皖公網安備 3411810200022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