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既要塑形以壯筋骨,更要鑄魂以聚民心。而培育文明鄉風、推進移風易俗,正是鄉村“鑄魂”工程的關鍵抓手。近年來,天長市金集鎮人大充分激活代表履職動能,組織人大代表主動投身移風易俗主戰場,以“宣傳員”“踐行員”“監督員”三重身份擔當作為,為涵養文明鄉風、賦能鄉村振興注入強勁的“代表力量”。
深耕群眾一線,當好文明新風“宣傳員”。“平時多陪父母說說話,比身后辦場熱鬧葬禮更實在”“彩禮少點、幸福多點,新事新辦才是真時髦”——在金集鎮的村頭巷尾、農家院落,這樣接地氣的宣講時常響起。鎮人大牢牢把握人大代表來自人民、聯系人民的天然優勢,組建“代表宣講隊”,推動代表們化身政策“傳聲筒”、文明“播種人”。大家創新宣傳方式,線上依托微信群、朋友圈推送移風易俗短視頻、圖文解讀,線下開展“敲門行動”,帶著宣傳單、倡議書入戶走訪,用群眾聽得懂的鄉音、看得見的案例,生動講解厚養薄葬、婚事新辦、尊老敬老的重要意義。如今,“樹新風、揚正氣、創文明”已從代表的倡導,逐漸變成全鎮群眾茶余飯后的共識,文明新風正順著田埂街巷,穩穩“飄進尋常百姓家”。
扛起示范之責,當好破除陋習的“踐行員”。“要讓群眾跟著干,代表得先帶頭辦。”這是金集鎮人大代表們常說的一句話。為打破高額彩禮、大操大辦等陳規陋習,鎮人大充分發揮代表“頭雁效應”,引導代表從“倡導者”變為“先行者”:不僅帶頭約束家庭成員、直系親屬,主動簡化婚喪事宜,還積極帶動左鄰右舍轉變觀念,抵制鋪張浪費。同時,鎮人大創新推行“干部+代表”聯動模式,組織在村“兩委”任職的人大代表全員加入村級紅白理事會,牽頭建立紅白喜事“事前報備、事中指導、事后評議”制度,對婚喪嫁娶的流程、規模、開支等進行規范引導。去年以來,僅井亭村、馬塘村就通過理事會介入,幫助20余戶群眾簡化辦事流程,平均每戶減少開支1.2萬元,“厚養薄葬、婚事新辦”的文明理念在實踐中愈發深入人心。
聚焦監督實效,當好鄉風建設“監督員”。移風易俗既要“軟引導”,也需“硬約束”。鎮人大以“人大代表聯絡站”為核心陣地,將監督“探頭”延伸到移風易俗工作的每個環節:定期組織代表深入井亭、馬塘等重點村開展專題調研,通過與村干部座談、和群眾面對面交流,精準梳理彩禮攀比、喪葬浪費等突出問題;把完善村規民約作為監督切入點,推動各村將移風易俗要求細化為具體條款,明確“反對什么、倡導什么”,讓鄉風建設有章可循;同時,發動村民代表帶頭參與移風易俗志愿服務,在重要節點協助開展宣傳引導、矛盾調解,確保文明新風落地生根。截至目前,全鎮11個村(居)均完成村規民約修訂,移風易俗知曉率、支持率均達95%以上,鄉風文明建設邁上新臺階。
鄉風文明是鄉村振興的“靈魂底色”,移風易俗則是繪就底色的“關鍵筆觸”。下一步,金集鎮人大將持續深化代表履職實踐,依托鎮村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進一步完善“宣傳+踐行+監督”工作機制,以更實舉措、更優服務推進移風易俗走深走實,真正用人大擔當守護文明鄉風,用代表行動助推鄉村文化振興,讓金集鎮的鄉村既有“顏值”,更有“氣質”。
上一篇:金集鎮開展食品安全宣傳活動 守護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08-28 ] 下一篇:天長市金集鎮人大:以“四字訣”為筆 書寫履職擔當新篇章[ 08-28 ]
主辦單位:中共天長市委組織部 承辦:天長市黨員教育中心 皖ICP備0700665號 聯系電話:0550-7770830 郵箱:tcxfw2012@163.com
技術支持:安徽網狐科技 皖公網安備 34118102000224號